让商会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参谋助手
随着经济的发展,时下,在作为清远中心城区的清城,正活跃着一大批基层商会和行业协会组织,它们主动当好会员企业的“保姆”,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、法律、融资、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服务,促进企业加快发展,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,成为政府、企业和企业家的参谋助手。
商会不是行政组织和经营组织,而是工商界自我协调、管理和服务的行业自律组织。政府依靠它,可以摆脱大量不必管、不便管和管不好的工作;企业依靠它可以加强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交流与合作,密切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,集中反映企业的意见和要求,解决单个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。
商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应运而生是历史的必然,但社会各界对商会、行业协会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,对商会性质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一。有的认为商会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社会团体,看不到它的现实作用和潜在作用,观念上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,在工作上表现为对商会关心、支持、引导力度不够,客观上制约了商会的发展。
甚至在一些人的眼里,商会特别是基层商会总给人人员老化、暮气沉沉的感觉。如现有专职工作人员人数偏少,年龄偏大,专业知识水平不高,工资福利偏低;一些商会没有独立自有的办公场所,活动开展经费奇缺。因为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证,难以支撑商会工作持续高效运作。这样的班子配备和办公条件,显然是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的。
但是,商会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作用,平时商会与企业接触较多,是同行企业信息网络交流平台,大到行业整体发展态势,小到行业内有影响企业的情况都比较了解,是行业的知情人。同时,行业商会又是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,是行业发展的“观察者”和“瞭望哨”。所以,很多政府调研可由行业商会与企业联系,有的工作行业商会日常就有了解,通过行业商会了解有关情况就可以做到效率高、质量好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该区还有一些商会组织基本上处于探索、试点阶段,尚没有形成规范、成熟的模式,导致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少。商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,清城不少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组织,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。这就要求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悉心培育,在“简政放权”的同时,放下身段与协会平等对话。
一方面,对于政府而言,除了给予行业协会足够的空间,提升行业协会的独立地位,切实增加行业协会的话语权;另一方面,政府应当认识到“万事开头难”,在启动初期加强业务指导,帮助协会练好内功,激活行业协会的独立自主管理能力。对那些承担了一定行政职能的协会,政府应拨付相应款项,也包括减免税收、解决办公场所等方面的支持,从而使商会更紧密地围绕区党、区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。